“人工智能+”行動頂層設計發布 部署六大行動
人工智能作為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顛覆性技術,已成為國際競爭的新焦點和經濟發展的強大引擎。2024年,“人工智能+”行動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。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,持續推進“人工智能+”行動。
8月26日,國務院印發的《關于深入實施“人工智能+”行動的意見》(以下簡稱《意見》)對外發布,明確了實施“人工智能+”行動的總體要求、發展目標和重點方向。
人工智能綜合實力躍升
“當前,人工智能技術加速迭代演進,正從試驗探索邁向價值創造階段,引發經濟社會各領域各行業深刻變革?!眹野l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介紹,近年來,我國通過完善頂層設計、加強工作部署,推動人工智能綜合實力整體性、系統性躍升。
經過市場初步檢驗,人工智能已具備解決一些現實場景中復雜問題的能力,對產業降本增效、提升全要素生產率等作用愈發凸顯,社會各界應用需求空前強勁,處于應用落地的關鍵窗口期。智能化新產品新場景競相涌現,智能網聯汽車、智能穿戴及智能家居等新一代智能終端不斷推陳出新,智能機器人進工廠、進家庭漸成趨勢,各類智能體已在生產生活領域發揮重要作用。
“與此同時,仍存在對人工智能作用認識不一致、供需對接不暢、應用落地存在‘最后一公里’障礙等突出問題,亟需加強戰略引導和統籌指導,推動全社會深刻認識人工智能對生產力的革命性影響,全面推進人工智能科技創新、產業發展和賦能應用,為加快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、推動高質量發展提供新動能?!鄙鲜鲐撠熑苏f。
該負責人表示,從技術發展看,實施“人工智能+”行動,以新的科研成果支撐場景應用落地,以新的應用需求牽引技術創新突破,促進人工智能技術創新與應用發展雙向賦能,有助于以人工智能應用發展的確定性,應對技術和外部環境急劇變化的不確定性,加快形成更富生命力的中國特色人工智能發展路徑。同時,主動構建與人工智能技術演進趨勢相適應的法律法規、政策制度和倫理規則等,有助于促進人工智能朝著有益、安全、公平方向健康有序發展。
從國內實踐看,實施“人工智能+”行動,充分發揮我國數據資源豐富、產業體系完備、應用場景廣闊等優勢,加強人工智能與各領域廣泛深度融合,助力傳統產業改造升級,開辟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發展新賽道,有助于拉動需求增長、加快動能轉換、吸引全球對華投資,助力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,推動全體人民共享人工智能發展紅利。
從全球形勢看,實施“人工智能+”行動,堅持智能向善,把人工智能作為造福人類的國際公共產品,廣泛開展人工智能國際合作,推動技術普惠和成果共享,共建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體系,有助于進一步深化全球合作,彌合全球智能鴻溝,讓更多國家和人民共享技術進步帶來的發展機遇。
目標和方向明晰
《意見》深刻把握人工智能技術和產業演進規律,明確了我國實施“人工智能+”行動的階段性目標:到2027年,新一代智能終端、智能體等應用普及率超70%,智能經濟核心產業規??焖僭鲩L;到2030年,新一代智能終端、智能體等應用普及率超90%,智能經濟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極;到2035年,我國全面步入智能經濟和智能社會發展新階段。
實施“人工智能+”行動是一項系統工程。如何實現上述階段性目標?《意見》圍繞行業應用需求和基礎能力供給協同推進,提出一系列政策舉措。
一方面,以行業應用需求為牽引,統籌國內和國際,開展“人工智能+”六大行動。圍繞科學技術、產業發展、消費提質、民生福祉、治理能力及全球合作6個重點領域,深入分析人工智能對各行業各領域范式變革影響,前瞻謀劃“人工智能+”工作著力點。
另一方面,以硬基礎和軟建設為保障,統籌發展和安全,夯實“人工智能+”行動八大支撐。深刻把握人工智能技術和產業演進規律,結合內外部形勢變化,圍繞模型、數據、算力、應用、開源、人才、政策法規及安全8個方面,系統構建人工智能基礎支撐體系。
針對企業提出的問題,《意見》形成系列務實政策舉措,突出讓市場有方向、有信心、有體感、有加速度,主要體現在4個方面。
一是明確政策方向。突出應用導向,明確科技、產業、消費、民生、治理及全球合作等六大重點行動,建立動態敏捷、多元協同的治理體系,處理好人工智能可能帶來的安全風險、就業崗位沖擊等相關挑戰,明確發展方向和政策預期。
二是強化發展信心。對內,釋放積極政策信號,培育產業全要素智能化發展新模式,布局智能原生新業態,系統構建三大產業的智能化轉型發展路徑。對外,堅持普惠共享,打造平權、互信、多元、共贏的人工智能能力建設開放生態,提出“人工智能+”全球合作新模式。
三是突出可感可及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,聚焦科研工作者、企業、消費者、人民群眾、政府部門等不同主體,均提出相應鼓勵方向和支持舉措,廣泛調動全社會參與人工智能發展的積極性,促進全體人民共享人工智能發展成果。
四是注重務實管用。堅持問題導向,針對人工智能在應用落地中存在的重硬輕軟、應用碎片化、開源社區活躍度不高等問題,針對性提出系列舉措。堅持分業施策,針對每個領域分別提出與人工智能的融合發展方向,形成各行業“人工智能+”思路主線。
建設國家人工智能應用中試基地
應用中試基地是加速人工智能應用規?;?、標準化、體系化發展的共性能力平臺。國家發展改革委表示,要結合“人工智能+”六大重點行動,通過在制造、醫療、交通、金融、能源資源等重點領域布局應用中試基地,匯聚行業資源和相關產業能力,培養人工智能專業人才、推廣應用成果、孵化創新主體、打造開放生態。
首先,聚焦共性問題,帶動促進行業效能提升。通過整合優質資源,應用人工智能解決行業發展中的關鍵共性問題,打造“示范價值高、帶動效應強”的標桿應用,促進全行業生產效能提升。
其次,打造共創平臺,推動人工智能產業發展。打通人工智能應用供需對接、數據開放、資源共享、技術交流渠道,提供人工智能應用研發中試驗證環境,以應用發展帶動技術創新,孵化培育領先的人工智能企業和產業集群。
再者,沉淀共性能力,大幅降低應用創新門檻。通過“統一技術架構、統一數據規范、統一標準體系”,打造算力、數據、模型共性服務能力,促進創新成果高效轉化和推廣,加速人工智能規模化商業化應用。
最后,培育共贏生態,促進行業創新范式變革。堅持開放協作、互利共贏,加快產業鏈上下游協同發展,構建資源共享、能力互補、良性互動的人工智能產業生態。(何 珺)







